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亚博app国际下载

欢迎访问信用中国(甘肃酒泉)官方网站!今天是:

信用中国(甘肃酒泉)

credit.jiuquan.gov.cn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 《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来源 :信用酒泉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1-01-27 15:20 打印

酒政办发〔2020〕10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酒泉经开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

  《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效的实施意见》已经四届市政府第10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酒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2月31日

 

 

关于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效的实施意见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是就业优先战略的重要体现,是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是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举措。为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人力资源支撑,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推行“培训券”制度

  1.申领对象和方式。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在两年内有序转为“培训券”式培训。由劳动者向本县(市、区)人社部门申领培训券,在市县开列“目录”内自主选择培训工种和培训机构,鼓励劳动者到全市范围内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

  2.培训机构和工种。由县(市、区)有针对性地选择就业率高、社会需求量大的工种,将具备相应工种培训条件的市、县属职业院校直接作为定点培训机构,再从评估合格的社会培训机构中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择每一工种的定点培训机构。鼓励肃北、阿克塞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有民族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

  3.实施主体和责任。县(市、区)结合实际制定“培训券”具体管理使用办法,对“培训券”申领对象、发放程序、管理使用、核查验收、机构选择、补贴发放制定具体工作流程和标准。定点培训机构若出现买卖“培训券”等套取补贴、弄虚作假等行为,坚决“零容忍”,予以退出惩戒。

  二、加强参训人员就业服务

  4.探索培训就业一体化模式。职业院校、培训机构要加强与产业园区、用工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接,以“用工单位 培训机构”“劳务机构 培训机构”“孵化基地 培训机构”模式,全面开展“订单式”“嵌入式”培训。用工单位自主招聘或劳务机构为用工单位招聘的人员,由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开展岗前技能培训或技能提升培训,也可邀请用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到培训机构授课施训。

  5.将就业创业服务融入培训。在培训券、项目制培训中,将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创业项目推介和就业岗位推送列入培训计划,培训机构为每位 参训学员推荐的就业岗位不少于2个,要联系用工单位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查看培训情况,并开展现场招聘活动,争取培训一批、合格一批、就业一批、孵化一批。

  三、扩大企业职工培训规模

  6.调整培训工作重心。县(市、区)政府要树立服务产业、服务企业、服务就业的培训工作导向,加快调整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重心,把培训补贴政策向用工单位、职工和转移就业劳动者倾斜,2020年各县市区用工单位职工培训计划不得低于总任务的50%,以后每年不低于70%(含农民工培训)。

  7.支持产教融合发展。鼓励用工单位引进优质资源自主开展培训,鼓励企业(园区)与职业院校合作建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培训,鼓励企业“引教入企”建立职工培训中心开展培训,鼓励企业围绕多样化培训需求引入社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围绕全市“两极四点”高质量发展思路和十大生态产业发展需要,依托重点园区、重点企业支持创建10个左右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和企业培训中心,由市人社部门制定具体认定办法。企业、职业院校、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享受同等培训补贴政策。

  8.灵活补贴职工培训。用工单位职工(含在企业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参加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脱产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以及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在线学习和通用职业素质等综合性培训,自主参加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并取得证书的,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企业组织一线职工参加高技能人才、产业紧缺人才境内外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扶贫车间、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职工(含在新型经营主体工作的劳务派遣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享受同等政策。

  9.创新培训管理方式。用工单位职工培训实行申报制管理,尊重用工单位在培训机构、培训工种“双目录”内和市内职业院校中的自主选择权;去产能失业人员培训继续实行项目制管理。各县(市、区)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加用工单位对补贴政策的知晓度,动员用工单位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四、扩大优质培训资源供给

  10.鼓励职业院校参与培训。职业院校、技工学校要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主渠道作用,县(市、区)政府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全部向具备资质条件的职业院校开放。对承担培训任务的职业院校,开展培训所得收入的50%可用于弥补学校公用经费和用于师资培训、设备购置、教材开发等培训能力建设。学校培训工作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予以倾斜。

  11.引导培训机构健康发展。市、县人社部门要在社会培训机构行政许可中简化审批流程、减少证明材料、严格办学条件,引导培训机构规范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培训工种可按“制造类”“化工类”“建筑类”“新能源类”“特殊工种类”“工程机械类”“酒店餐饮类”“家政服务类”“电子商务类”“美容美发类”“其它类”等专业方向分类,引导社会培训机构专注于2至3个专业方向,对申请开展的培训工种类型严格查验专业场地、自有师资、设施设备等条件,10月底前各社会培训机构向作出行政许可的市、县人社部门重新申请培训工种。鼓励各县市区通过招商引资和招标采购的方式引进省内外优质培训机构进入本地职业技能培训市场,鼓励县市区建设统一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

  12.开展社会培训机构评估。按照“巩固一批、提高一批、规范一批”的原则,由人社部门每年度委托第三方对社会培训机构及培训工种进行评估,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评估结果作为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审慎性参考依据;总体评估为合格但在师资、场地、设备等某一方面不达标的,暂不承接新的政府补贴类培训,整改完成并重新评估认定后恢复;评估不合格的机构限期全面整改,整改期内停止招生,未整改或整改期满后仍达不到标准的,依法吊销《办学许可证》。职业院校和评估合格的社会培训机构可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各县(市、区)不得设置地方保护性和歧视性条件。

  五、加大培训过程监管

  13.规范培训课程标准。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培训课程内容、课时结构,配置专兼师资和专业教材,对开发结合本地实际某一工种、项目适用教程、教材和网课资源的予以补助。就业技能培训课程要突出操作规程,职业农民培训课程要突出实用技术,企业职工培训课程要突出岗位实操,同时将核心价值观、安全常识、环境保护、职业道德、法律政策、劳动关系、扶贫扶志等内容一并纳入。

  14.强化培训质量监管。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审定用工单位、培训机构的申报材料、教学(培训)计划、教材和授课教师资格,培训期间通过影像资料采集、随机抽查等方式,督促培训计划落实。探索遴选第三方开展培训质量监管,重点是培训质量和效果的监管,以培训合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认定培训质量。企业职工培训在结束前由职能部门开展参训人员满意度、培训内容掌握程度问卷调查,满意度低于90%或掌握程度达不到80%的,责成“回炉”培训。

  15.整合部门培训资源。各县(市、区)政府要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统筹整合人社、教育、扶贫、农业农村、商务等相关部门的培训项目资金,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主导方向,研究补齐培训短板。有培训项目资金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项任务落实。人社部门可与农业农村、应急管理、残联、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共同组织开展面向特定领域、特定群体的就业创业培训专项,单列培训计划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培训方式参照本意见执行。

  各县(市、区)政府要落实组织实施的主体责任,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各项任务落实。市县人社、教育、农业农村、商务、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要建立健全对培训工作的定期督查通报制度,每半年通报一次,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落实。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专项资金监督检查,严格按培训任务落实情况审核拨付培训资金,对培训补贴发放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培训计划执行到位、资金使用规范高效、培训就业转化率高的,资金保障予以倾斜,对套取、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