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充分发挥法治保障“桥头堡”作用 护航“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发文机构:信用酒泉 来源 :酒泉市政府办公室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2023-10-13 11:01 打印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入精准细腻的“工笔画”阶段,其中,法治发挥着“软联通”的重要保障作用。作为“一带一路”河西走廊段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酒泉市传承古代丝绸之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精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法治保障建设之中,用法治方式和法治思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护航“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
一是不断完善法治保障运行机制。在“一带一路”法治保障服务体系中,做好顶层设计,构建有机衔接、功能互补、公正高效的机制体系,对于确保沿线各国共享建设和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酒泉市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法治服务保障工作,市委、市政府印发了《酒泉市创建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大敦煌圈法治保障机制,探索建立与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文物法规制度。发布《酒泉市商务局等6部门关于分解落实〈甘肃省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的意见〉任务的通知》,不断加强与法检两院、行政裁决机关、仲裁机构的沟通衔接,建立健全案件协查机制。逐步探索建立“一带一路”跨区域检察协作机制、“园区 法院”协作机制等多方沟通协作机制,为酒泉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法治保障。
二是不断强化法律服务机构建设。当前,法律服务机构在解决“一带一路”商事纠纷中的作用不断凸显,酒泉市健全完善“可诉可裁可调解”的多元涉外纠纷化解机制,整合人民调解和司法审判、法律服务多方面资源,建立调解程序前置、立案分流、调解与速裁衔接、委托调解等制度,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信息共享、互相配合、就地化解”的“大立案、大服务、大调解”矛盾纠纷调处格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注重培育一批国际一流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把涉外法治保障和服务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的重要指示精神。编制了《酒泉市“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全市共建成律师、公证、司法鉴定、基层法律服务机构66个,法律服务从业人员531名,基本建成了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为护航“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保障。同时,高度重视国际仲裁机构建设,加强涉外法律人才“软引进”,邀请国际经济法权威学者王传丽教授、最高院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杜新丽教授牵头组建酒泉仲裁委员会(敦煌国际仲裁院),有11名来自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教授担任委员,为仲裁机构在“一带一路”法治保障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人才保障。机构成立以来,积极推动省内外各类商事主体在国内外合同约定,累计约定合同标的额近100亿元。聚焦外贸发展变化的潜在争议领域,推动律师、公证、鉴定、仲裁等人员和机构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目前,我市仲裁、公证机构已具备涉外法律服务能力,我市一位律师出任甘肃省律师协会涉外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三是不断加强国内外法治交流互鉴。加强法律制度交流互鉴,推动法治领域人文合作,是增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酒泉市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自第二届敦煌文博会起,连续五届承办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法治合作高端论坛、第三届中华司法研究高峰论坛暨法治文化与司法实践研讨会,参加马来西亚(沙巴)中国(甘肃)经贸洽谈会及涉外法律主题沙龙,与日本大学召开《中国知识产权仲裁机制和机构发展》研讨会等,为各国和地区之间加强经贸合作、繁荣文化交流、共建“一带一路”良好法治营商环境,搭建了重要的平台。坚持内外兼修双向发力,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贸易双边协定、司法合作双边条约、司法救助条约等作为重要内容,督促全市两级法院加强学习,提升涉外案件处置能力。加强人文合作,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与法律研究院、外国法查明中心等单位建立工作联系,为处理潜在涉外争议储备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律师等法律服务的专业优势,大力支持律师开展涉外业务,对全市涉外法律人才、外贸从业人员进行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培训,为国际合作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保障。敦煌国际仲裁院与甘肃政法大学就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市律师协会就国际仲裁和知识产权仲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四是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刚需,作为“一带一路”沿线法治保障的“桥头堡”,酒泉市加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顶层设计,制定《酒泉市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纲要2022-2035》等政策文件,首次实行综合专利、商标、亚博yabo投注网站的版权等知识产权全类型的专项规划,促进形成重点突出、涵盖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制度体系。积极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贯标和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培育工作,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个,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个,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9个,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13家。坚持问题导向,严厉打击商标恶意抢注、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推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全市非正常专利申请主动撤回率达98%以上。畅通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渠道,深入实施全市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敦煌葡萄”入围国家级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项目。市县两级深入基层“一对一”宣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措施,“手把手”传授融资技巧,指导全市9户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质押融资金额为5300万元。为5户企业申领省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和评估贴息39.53万元、贷款2800万元,约占全省五分之一以上。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和酒泉海关联合建立“酒泉市重点商标保护名录”开展知识产权一体化保护协作,深化跨区域同等保护机制,构建区域协同保护网络,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供良好氛围。
五是主动服务重要涉外产业。出台《酒泉市创建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与文化旅游、文化遗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文化服务相关、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文物大敦煌圈法治保障机制。建立企业法律服务常态化机制,全市共组建律师服务团队29个,走访各类企业199家,召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座谈会75场(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199场(次),开展法治体检229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822份,排查法律风险329项,审查并修订完善合同3241份,为参与大敦煌圈建设、投资、运营的企业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加大治安管理、市场监管等执法力度,严厉查处文化旅游领域乱收费违法行为,在全省率先开展文物公益诉讼,近三年来,向检察机关提供线索33件,立案31件,发出检察建议书59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2起,极大震慑了违法行为。加强国际货运的法治保障,进一步提升我市“一带一路”贸易沿线货物承揽能力、运力保障、海外交货及纠纷化解综合物流体系建设的法治化水平,对国际货运贸易全链条涉及的诸如国内知识产权证明、外贸订单合同保真、海外仓建设准备、多式联运验证、货单融资尽调、企业资信证书、商事调解结果证明等各个环节,提供相应的涉外法律风险评估、预防方案制定、公证文书办理等综合配套服务,为稳外贸促投资提供法治支撑。